师说师语

【师说师语】“疫”起走过 |走进学生心田,守其心灵家园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9 14:11:42 点击数:

2020年2月13日,正是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向全国蔓延的阶段,“武汉市”“湖北省”一时成为全中国关注的焦点。

晌午时分,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看到来电显示是某省某市的号码,我想一定是学生找我,赶忙把怀中熟睡的宝宝交给家人,焦急地接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名女生呜咽的哭泣声,我心一沉,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里,学生难过到泣不成声,我猜多半是和疫情有关。我尝试用平静且关心的语气告诉她“别伤心,老师在这里呢,有什么话慢慢讲给我听,我来帮你。”

期间,这名女生仍然止不住哭泣,直到我说“只有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我,我才能帮助你呀!”她才断断续续说:“我是某某班的马某某,老师,你知道吗?她们都在背地里议论我,对我指指点点。”听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关系到生命健康安全的“大事”。

的确,这是另一件大事,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从事辅导员工作五年,经验告诉我这是一起典型的心理求助电话,听到这里,我走进书房准备聆听这位求助者的故事,并做好了心理支援的准备。

原来,这位平时打扮质朴,不太起眼的女生来自于某省某市的农村,村里人员流动性不强,村民以务农为主。马某某一月放寒假回家时,适逢新冠病毒爆发于武汉期间,大家对这位从武汉返乡的大学生尤为警惕,一时间成为全村的焦点人物。2月13日村卫生院工作人员来到马某某的家中为她进行例行身体检查,包括测体温和取咽拭子样本,这一过程被不少村民注意到并拍下了照片,有好事的村民在邻里乡间的微信群里讨论这名大学生是不是从武汉携带病毒回村了。事情发生到这里,马某某再也受不了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和指指点点,这才求助了我。我迅速理清思路,做出应对办法:

第一步:重构心理防御,将心比心,拉近情感距离

“你回家后有没有症状?”“家人身体都还好吗?”“邻居们没有经过事实认证就传播不实消息是不对的。”“你的身份证等重要信息没有被泄露和公开吧?”每一句问候,每一句问询能逐步让学生焦虑的心情慢慢放松,试图引导该生从多角度进入事件本身,并积极分析事件进展的实质,逐步带领学生从心理崩溃边缘走出并重构心理防御,重回理性,回归健康心态。在此过程中,作为辅导员的我一直以同理心宽慰她,“换做任何人都会抗拒被过度关注,更何况是与传播疾病相关。”“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过两天疫情好转后大家就不会再关注你了。”这时的马同学停止了哭泣,并和我讨论周围人的做法是否触犯了法律等问题,她的状态逐渐从焦虑紧张到平静理智。

第二步,强化价值引领,宽心安心,积极传播正能量

根据心理学“挫折-攻击模型”,在重大困难下,人们处于应激状态,往往会出现猜疑、愤怒、冲击等负能量情况,尽管这些情况是自我防范的自然反应,但不加以控制则会使学生在该事件中产生厌学、自闭等情绪。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疫情压力下的价值扭曲。疫情期间正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契机,积极从身边的正能量事件中汲取营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老师是地道的湖北人,我一直在武汉工作生活,之前也有亲朋对我的健康表示担心,老师这不好好地在家接听你地来电,为你出谋划策。”“现在疫情已经逐渐向好发展,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都在驰援武汉,局面很快就能扭转的。”“你看我们年级某某之前也是不被邻居理解,现在他还主动在小区执勤为居民量体温呢。从武汉回到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千千万,不止你一人,大家都在被慢慢接受、认可,还有不少同学在做志愿活动呢!”在不断正面引导下,马某某心情轻松了很多,丢掉了之前的思想包袱,树立起对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第三步:落地知化于行,用心实践,解决实际困难

恐惧来源于现实,只有帮助学生解决好实际困难,才能真正让学生后顾无忧,彻底摆脱心理障碍。我指导学生利用亲朋关系为村民们做好解释工作,积极联系卫生防疫部门出具化验结果并公示众人,以最快的速度停止外界流言对学生的伤害,最后将学生注意力引向“网络课程学习”“居家健身”等领域。随后,我联系了该生父母,联合家人对学生进行心理支持,建议父母多陪伴该生,关心孩子的网课学习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当下防疫工作为她的学业规划与将来的就业方向(该生是生物科学专业)提出建议等。

一个月后我对该生的回访结果显示她的心理健康状态良好。

庚子春节,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将大家隔离在家,但并未将辅导员与学生的心隔离开。只要我们将心比心,用心为学生排忧解难,就一定能走进学生心田,守其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