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新闻

【网络培训】特色需要锤炼 创新促进发展----学工处处长李世锋网络培训班学习体会之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23 10:18:08 点击数:

特色与创新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特色学工是学生工作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保证,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创新学工是学生工作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动力,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对特色与创新的追求和探索,是当前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和新使命。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作出了重要讲话:“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的期盼是多么的殷切,当今中国社会对青年创新创业是多么的需要。

一、突出特色,探索素质拓展教育新机制

六十多年来,我校培养的大学生被社会公认为具有“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人才特质,具有“基础实、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特色。在我校目前开展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工作中,如何将这些人才特质和人才培养特色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中是每个学生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立足特色尤为重要,要在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基础之上,探索出适合学校学工管理的新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夯实学生的文化精神,培养出具有时代特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要以党和国家赋予的时代精神为指导,以培养新时期的建设者和合格人才为核心,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特色学工建设,创新学生工作体制机制。要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特点,掌握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抓牢社会发展需求与机遇,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就轻工大学逐梦英才。

二、把握形势,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思想和心理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时代感较强,责任意识较弱;进取心较强,辨别能力较弱;社会认同感较强,实践能力较弱;主体意识较强,集体观念较弱。除了这些表现外,还有些大学生能吃苦,怕吃亏;有志向,办事不大气;有自信,但底气不足;有个性,但不自立;有创新精神,但显得力不从心。这些现象不仅普遍存在,有些问题甚至比较严重。

作为学生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应该知道自己所带学生的情绪变化、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是大学生教育和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做出成效。我们的学生工作者、我们的辅导员要有扎根岗位、钟爱学生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以培养成功学生和造就优秀人才为荣的思想情怀;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去锤炼特色、促进创新。

三、立足三观,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新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自由化思想的逐步侵袭,部分大学生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对党的领导失去了信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此外,现在出国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看待东西方在思想和物质产品之间的差距,片面地认为中国太落后,片面地认定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我们要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通过开展道德规范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强化大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把握时代脉搏的意识;通过开展法律法规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通过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大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等。要突出强调多内容、多渠道、多途径的教育;要狠抓特色教育,选择重点,形成特色。要努力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最终实现学生提高思想境界,提升道德修为,强化政治素质的工作目标。

总之,学生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工作者的辛苦汗水和认真付出,各学院要不断创新学生工作,要在精品项目和重点研究项目的培育和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学院活动和工作特色,逐步培育学院文化、形成学院精神,若干个学院特色汇聚成学校学生工作特色。经过三、五年的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我校特色品牌项目、特色研究课题、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