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秀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4级学生,2015年—2016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大神谈经验】
1. 在海外游学归来后,你认为学习应该是怎样的?
学习需要更积极主动,老师的课堂很短能讲的东西也有限,要想真正掌握一门专业课一定要自己多下功夫。
学和用不能分开,虽然现在满足不了能在工作上运用,但是要多看案例,多做分析,多思考,而且要紧跟时代热点。
学习需要讨论交流,在碰撞下,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汲取他人之长,还会产生新的idea,闭门造车不可取,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学习需要更认真,更有效率,更刻苦。当你以为自己很努力的时候,其实有更多的人比你更努力,用更短的时间做了更多的事情。
2. 当你在班上提出“班委一带一”的方法,在执行过程中你是如何去处理遇到的难题?
这个方法提出后,最开始执行的时候,同学们大多会碍于情面,基本上都还是马上得到了回应,班级的学风也有所改善。但是不久以后,同学们也慢慢冷却下来了,有的甚至对于其他班委的“带”不予理睬。对此,我和班委们商量,换组合。由较懂事的同学与调皮的同学定期更换排列组合,在新鲜感将要消失的时候,换一个组合,开始新一轮的激励。也就是这样,在班委共同的努力下,调皮的同学逐渐养成了好习惯,同时也促进了班上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很多彼此很少说话的同学成为了好朋友。
3. 在学习上你成绩优异,在工作上你热情积极,但两者发生冲突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其实,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同学进入学生组织参加面试的时候会被问到的问题,当然,我也是。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只专注于一件事,只属于一个群体——现在在学校,我们要处理学习、学生活动、生活琐事;工作以后,我们要面对工作、朋友、家庭等等。相较于之前通用的答案,现在经历了这些以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在我们毕业参加工作前必须具备的技能——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一方面,学生工作有很多是需要与其他同学开会讨论、向指导老师请示的,可以说时间不受控制;另一方面,学习除了课表上的课程,大多数学习时间是由我们自己来规划的。相权衡后,我会把学习时间分成两类,一类是日常零碎的时间,比如开会前一小时、大课间、早操后等等,这些时间可以用来背单词、做简单的回顾性预习和复习;另一类是整块的时间,比如周末没有工作的时候,我会把手机丢在一边,专注地进行归纳整理类学习。其实就是合理规划时间,利用零碎时间,提高效率。
4. 你对你现在的大学生活满意吗?是否跟自己想象的大学一样?
虽然与预期不太一样,但是也挺丰富多彩的,时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