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上午,学校辅导员分类发展团队化建设动员大会暨网络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校工会职工之家多功能厅举行。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檀坤华,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学工办主任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90余人参加了活动。学工处处长李世锋主持了会议。
校纪委书记檀坤华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他指出,结合辅导员个性化特点和学院学生工作需求,实施专业化分类、专家化指导、团队化建设的运行模式,是建设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的有效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校将积极创新机制,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鼓励辅导员积极投身到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来,借助分类发展团队化建设的有利平台,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结合本次网络培训班,他强调,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政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需要。当前,学校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学生工作队伍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责任重大。要通过学习了解全国高等教育形势和前沿问题,了解全国、全省的教育布局,掌握高等学校所承担的任务,弄清我校人才培养定位等问题。要带着问题去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去思考,要学有所思,思有所获,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得整理成文,形成论文;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指导实践。
学工处处长李世峰在会上解读了《武汉轻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关于辅导员分类发展团队化建设指导性意见》,介绍了辅导员分类设岗工作模式以及团队任务和工作要求。他强调,要通过辅导员分类设岗和团队化建设,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学生工作队伍,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他希望全体学员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把此次培训作为一次开阔眼界、提升水平的有效平台,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会上,化环学院党委书记王尚玉分享了2015年被教育部选派到澳大利亚三个月的学习感受,介绍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及其启示。学工处郭征对网络培训的操作流程、培训中的注意事项、培训任务及结业考试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据悉,此次培训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2016年第三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班,培训时间自3月至6月,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专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培养”三个学习模块,要求所有学员必须完成三篇学习心得体会和一篇3000字以上的学习论文,学习期满且考核通过的学员将取得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颁发的学习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