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学校学生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思想引领为首要任务,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为推手,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着力推进学生工作科学化、法治化、网格化建设,努力开创我校学生工作新局面。
一、抓牢“五大”要点,提高学生工作教育成效
学生工作的良好开展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辅导员作为接触学生的一线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注重内省、追求实效、突出特色、敢于创新、促进发展,通过五大着力点切实推动学校学生工作的良性发展。
内省对个人而言就是要练内功,充实自己,提高能力,对工作整体而言,必须提高队伍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高效率的运行机制等;实效就是要工作踏实,效率高,有成果或有进步、有提高,面对学生的突发情况要及时处理,勿拖沓,对于学校和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积极主动去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特色就是要建立特色项目、开展特色工作、锤炼特色精神,要通过提升形成特色精品,要结合学院实际和学校定位,切实找准工作施力点,形成特色学工;创新就是要理念创新、工作创新、成果创新,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要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开创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学生工作的前瞻性;发展就是个人发展、团队发展、事业发展,要树立先进典型,培育和成就一批有显著度的人物、团队和成果,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学工队伍更好发展。
二、实施“三五”工程,构建学生工作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工作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需要,不利于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理顺工作思路,改变工作理念,要通过实施“三五”工程,提高学生工作的影响力。
“三五”工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五种意识、五种方法、五个确保。
五种意识:服务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服务基层,服务学生,全方位服务;成长成才意识即树人树德,立志立业;创新意识即创新促进发展;品牌意识即特色意识、品牌意识,自我发展自我成名;法治意识即建立法治学工。
五种方法:多服务即精品项目建设、课题研究、各种培训、交流学习、团队活动、网络等;理关系即理顺制度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广泛的社会联系;顺机制是建立合理的、有利于学生工作开展的制度,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发展和工作的发展;常引导即对学生工作的阶段性重点内容和希望得到加强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开展工作;少管理就是对学生工作、对学院工作不去指手画脚,而是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对希望整体推进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结果进行考核,我们的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多引导、多关心、多帮助,少批评、少说教、少埋怨。
五个确保:确保制度健全,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学生管理,做到奖惩有法可依;确保安全稳定即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确保学生在学校健康安全的成长;确保思想稳定即通过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引导学生;确保队伍稳定即维护好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做到进出有度,为辅导员谋划良好的发展渠道和晋升空间;确保学生稳定即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育“四有”学生,完善学生工作教育目的
高校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培育什么样的大学生是每个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任。因此辅导员开展工作要围绕培育德、博、厚、精的大学生的标准来进行。
德就是主张德育为先,立身健德,培育品德高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立德树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又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真实本领。
博就是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所谓博学,就是把根基打广些……不但要有社会科学常识,也要有自然科学常识。大学生在学校里面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如何做人,学习如何适应竞争的社会,通过读好读书、定目标、多实践、广交流来提升自己的视野。
厚就是所学知识功底扎实,具有丰厚的理论功底。要通过踏实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热情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勤思考,通过思考发现问题,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通过交流碰撞擦出知识的火花。另外还要学习历史、文学、传统文化等,不断提升通史专业知识。
精就是精通自己的专业,有一技之长。我们常用“术业有专攻”来形容学习,的确,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拓展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面,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取扎实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