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

青年学习参考2015年第1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7 09:37:48 点击数: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日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通知》,要求全省各高校务必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认真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道德和法制教育。中央和省委关于道德和法制建设的系列指示,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

近年来,全省高校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认真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孝老敬亲、自立自强、志愿服务、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形成了湖北高校群星效应,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应有贡献。本期《学习参考》选取刊登我省大学生中涌现出的全国道德模范黄来女、谭之平的感人事迹,请各学院党委组织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大力开展道德楷模的学习宣传,感召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深入挖掘身边的道德典型,并把事迹材料发送到学工处教育科,学工处将择优在《青年学习参考》上刊登。

黄来女:人生的苦难轻捧在手心里

中国青年报记者 甘丽华

瘦弱、温和、爱笑,站在记者面前的黄来女很难让人相信,她就是从重病的父亲身上接过生活重担的坚强女孩。

1985年,黄来女出生在广西合浦。4年后,母亲因不堪生活压力离家,从此杳无音讯。不久,父亲临时工作的县文工团也解散了。9岁那年,父亲把所有家当装上一辆用自行车改造成的三轮车,带着来女“漂”到了钦州。

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刚读完小学三年级的来女不得不辍学。她和父亲开始做起卖豆腐脑的生意。

有一次,她和父亲扛着豆子去磨,路边的一辆三轮车翻倒压在来女的身上,疼得她说不出话,对方主动赔了十几元钱。父亲很担心,来女却很高兴自己一下子“赚”了这么多钱。

过了几个月,父女二人辗转来到贵港。虽然生活艰辛,但父女俩靠卖唱、帮工、做小买卖等,总能“变出”吃的东西来。晚上,父亲从不忘记在煤油灯下给来女补习四年级的课程。

夏天到了,父亲说,海边好歹能让人有饭吃。于是,两人又带着所有家当来到一个海边小渔村。父亲替人炒菜,来女则去海边挖海螺。来女的10个手指头经常被划得血淋淋的,她就用海泥一抹了事。

半年后,两人返回老家。因为没有学费,来女再次辍学。她推着三轮车独自一人去卖小米糕,直到攒够了再次上学的钱。后来,她以镇里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初中。

因为成绩优秀,来女高中三年学费全免,顺利读完高中。从那以后,她到哪里上学,父亲就搬到哪里。

2003年,来女以优异的成绩被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父亲特意请人缝了几个大麻袋,装上所有家当来到了武汉。

父亲本来打算摆个早点摊儿来养家糊口。但是由于城市管理严格,1个月后,父亲不得不返回老家。懂事的来女找了好几份家教,不仅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每月寄钱给父亲。

2005年寒假,父亲到武汉陪来女过年,突然昏倒在地。医院诊断为突发脑溢血。来女第一次感受到了悲凉,她在病房外站了整整一个晚上。

靠着向同学借来的钱,来女熬到了父亲出院。

来女开始拼命做家教,以补贴家用。最多时,1个月做3份家教。此外,她在学校还有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1个月挣600元。其中,有300元用来付房租。

那些日子,来女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是这样度过的:早上6时起床,帮父亲洗脸刷牙、打针吃药;上午、下午上课,中午赶回家替父亲做饭、熬药;晚上,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汉口做家教;做完家教回来,安顿父亲睡下;夜深后,打开书本学习。

2005年正月,父亲的病再次发作。此后的1年时间里,父亲先后查出糖尿病、膀胱结石和膀胱癌等病。

“我只有爸爸一个亲人了,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爸爸以后怎么样,无论我以后怎么样,我都会将爸爸带在身边。”来女自然而乐观地承担起这一切。

在父亲的病床旁,在熬药的瓦罐旁,在夜晚的灯光下,来女捧着书认真地学习着。她在学习上不甘人后,并且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人生的苦难就这样被来女轻轻地捧在了手心里。

黄来女的孝心与责任感,她的阳光心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无数人为之感动。2007年9月,黄来女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2009年6月,黄来女研究生毕业,入职广州某知名外企。她带着父亲,怀着新的梦想,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路还长,歌不息,相信她会走得更远、更好……

谭之平:最温暖的记忆是妈妈煲着热饭等我回家

新华网武汉2014年2月10日电 记者沈翀

山里的孩子最远的路是上学的路,到镇上7公里,翻山越岭得走上两三个小时,想着能吃到妈妈在锅里煲着的热饭,被书包压弯的瘦小身体在路上一刻也不愿停留。20年前的谭之平就是这样,对于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80后”,“妈妈煲着热饭等我回家”是最温暖的记忆。

“妈妈不发病时很温柔,脾气好,对小孩子说话从不大声,每天早上给爸爸冲鸡蛋补身体。”谭之平说,“爸爸头脑灵活,做点小生意,我和妹妹小学时从未穿过打补丁的衣服。”

然而,温暖的背后隐藏着残酷的现实。谭之平的妈妈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到初中时,妈妈的病一次比一次严重,爸爸不能再出去做生意,早上看着妈妈,晚上在月光下劈柴、打水、做农活。

家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上初中的谭之平每周自己带米、带腌菜,鸡蛋舍不得吃拿到街上卖,有时到山里捡些板栗补贴家用。就在这时,家里房子垮了,妈妈怕再拖累家人,跳进了深潭。

丧母之痛几乎将谭之平击垮,看着年迈的爸爸、上学的妹妹,她悄悄藏起高中录取通知书,辍学扛起家庭的重担。

19岁的谭之平拿着家里积蓄,一人到武汉开了家小超市,自己当搬运工,早开门,晚收工,超市的生意越来越好,挣了钱她舍不得用,寄给家里盖房,给妹妹缴学费,她拖着贫困的家庭一步步往前走。

但谭之平忘不了妈妈,忘不了她生前的温柔叮咛:“你以后要回学校再读书,能学医最好。”在守着小超市的日子里,谭之平一边做生意,一边自学高中课程。

2005年,22岁的谭之平经人介绍进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助产专业学习。2006年底,她顺利通过了中专升大专的考试,成为湖北职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大学生。

上学期间,谭之平没有忘记对家庭的责任。她把生病的爸爸和继母带到孝感,在学校旁开了一家餐厅。每周有3天,她凌晨3点多就起床,骑着自行车到批发市场买菜,安排好餐厅的一切后,又赶回学校继续上课。

没有抱怨生活的艰难,对父母、对学校、对周边的人,入学以来,谭之平充满感恩。“我最感谢的人是爸爸,生活艰难,他从不抱怨,照顾妈妈,照顾我和妹妹;我还感谢职院的老师,他们培养我、发现我,把我的人生提升到另一个境界。”

在湖北职院,谭之平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同学到孝感市福利院、孝感市精神病康复医院等单位,为老人病人送温暖、进行义务劳动。整合湖北职院义工资源,成立了湖北职院义工社。

这3年是谭之平最有成就感的时候。2011年她毕业留校工作,结婚;2012年,在孝感城区买房;去年,买了私家车,把爸爸和继母接到新房。“家里条件改善了,年初,我带爸爸到武汉旅游,爸爸买了一件大衣送给我,他说这是20年来第一次给我买新衣服,我当时好感动,眼泪都落下来了。”谭之平说。

现在的谭之平还有新的梦想,她希望将来开家诊所,帮助像妈妈那样的病人恢复健康,幸福生活。

人物名片

许志伟,男,1981年1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1999年考入武汉化工学院(现武汉工程大学),2003年考取华南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中共党员。2003年7月,为抢救三名落水少年英勇牺牲。2003年被追授湖北省“舍己救人的优秀大学生”称号,批准为革命烈士。

徐本禹,男,1982年4月出生,山东聊城人。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3年考取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党的十七大代表。本科毕业后赴贵州支教两年。2004年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称,2005年被年评为“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三好学生标兵”,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

赵传宇,男,1984年2月生,河南唐河人,2003年考入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考取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2006年1月勇救落水老人。2007年获“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称号,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标兵”、“全国道德模范”。

宫晓芳,女,1984年4月生,山西昔阳人,2003年考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现武昌理工学院)。中共党员。勇敢战胜困难和挫折,打工挣钱上学。2007年获湖北省“自强奋进优秀大学生”称号,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

刘芳艳,女,1984年7月生,宁夏隆德人,2003年考入荆楚理工学院。中共党员。她战胜困难,带着盲母上大学。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孝亲敬老模范”。

黄来女,女,1985年8月生,广西合浦人,2003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7年保送攻读本科硕士研究生。带着病父上大学,在逆境中自强不息。2006年获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称号,2007年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

包唐韬,男,1985年9月生,湖北襄樊人。2003年考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2008年赴四川地震灾区支教。2009年被评为武汉市“十佳青年志愿者”。

郎坤,女,满族,1984年11月生,河北秦皇岛人,2004年考入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考取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先后在武汉、贵州支教,2011年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湖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侯海燕,女,1985年12月生,湖北长阳人,2005年考入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中共党员。她身残志坚,顽强学习,感恩奉献,服务社会。2009年被评为“全国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

谭之平,女,土家族,1983年生,湖北长阳人,2006年考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她战胜挫折,自强不息,积极投身志愿服务。2008年获“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称号,被评为全国十大“孝亲敬老楷模”,2009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赵小亭,女,1990年5月生,江苏如皋人,2008年考入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0年7月21日,赴贵州支教遇难。2010年被追授为“湖北省杰出大学生志愿者”、“湖北省志愿者楷模”、“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

李健,男,湖北大悟人,2009年7月考入武汉轻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7月23日下午2时许,在大悟刘集镇滠水河边的店岗村李家洼河段营救一名6岁落水儿童时,英勇牺牲,年仅21岁。共青团武汉工业学院委员会追授李健“舍己救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共青团湖北省委追授李健“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李健“舍己救人英雄大学生”荣誉称号,2011年8月李健荣登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包括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徐彬程、李佳隆、龚想涛、张荣波、姜梦淋(女)、黄检(女)、孔璇(女)、昌子琪(女)、万莉莎(女)、贾云芸、李立科、孟亮雨15人。

陈及时,男,1990年2月生,湖北通山人,2009年考入长江大学城建学院;何东旭,男,1990年10月生,湖北枝江人,2009年考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方招,男,1990年生,湖北罗田人,2009年考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2009年10月24日,15名同学勇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不幸牺牲。徐彬程等15名同学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陈及时、何东旭、方招被追授为“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